投稿

光板螳螂拳的由来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2017-09-25 09:09:28 来源:本站原创 作者:王蓉 浏览次数:9120    

一、光板螳螂拳的由来

光板螳螂拳始创于清朝乾隆年间,始祖候福,候喜陕西商卅候坊人氏,孪生兄弟,绰号候大侠,候二侠。幼时习得螳螂手击术,好与人较技,中年为印证武功,游走四方,拜师访友。一日闻商卅石佛寺来一道人,精通拳械。便前去拜访与其较技,言谈中道人问二兄,所学是何门路,候福曰螳螂三十六手击术,道人笑曰:古传昔日民间有习螳虫六艺者,是取其首微神足,臂长不拘,进身不回,出爪无相,分心擒物,双爪互帮之能研悟而得,不知二兄是练此艺否?候福曰:不言,吾二兄弟所练乃鲁人王郎(王化云)所传螳螂三十六手技击术。道曰:闻三十六手螳螂手变化无穷。

今曰吾以太乙玄门十八式会汝螳螂三十六手应该怎样?候福曰:来之便是此意。言罢,道人与二兄弟至庭院研手斗技。道人用 招铁杆挑山,由下至上直逼候福气海大穴,候福急用地手按去,道人借力发力,变招力劈华山直至候福百会穴面门。候福即起翻天手棚打。但因功力不足不及道人,退出三五步方可立。候福曰:道兄功力胜吾。道人曰:吾功力胜汝,但手法不及汝。吾先出手以占先机,汝能扶吾变中求变,可见吾听探之法不及汝,汝若有道家内功法门“强内壮,现外勇。”汝可起手得风抖手雷鸣。吾必败矣。

候福曰:闻内功法门,以气催力,但气聚速滞,螳螂手精于手,得于快。吾如练内功法门,得功而速滞。与人交手应该怎样取胜。道人曰:内功法门文修得寿,武修得功。得功而修得罩,拳功罩都得方为习武之人外相……得外相者也不过是以快打慢,慢打迟。迟打无招。所谓精拳不及精功,精功不及精罩。以力求顺达,法求适应。比功斗力而矣。汝若年过半百,光阴似箭,年不如年,体不如少壮。那时与人交手谈何取胜。汝练拳而不练气快力都得,以到颠峰,如雨击石,汇则即散。如气拳同修,则如围堤聚水,洪水破堤而出,何人能敌。候福曰:道兄所言拳功罩得不为奇。何为上乘?道人曰:得倒者方为上乘。候福曰:吾兄弟二人周游南北,游走四方。说道者多,而得道者少。道人曰:那因说道者末得,而得道者不说。如闻不如见。

见不如学。学不如悟,悟不如解,解不如修。自修方能身觉,身觉方为心明。心先知而后身觉曰:修。身觉而后心明曰:得。得而后方为万法尽通。万法尽通方为道。道本自然。如气腾烟渺,水火不汇无气,火不得风不燃,不燃那得烟矣。候福曰;道兄谈吐高深,另人难解。今见道兄是吾兄弟二人之缘分。闻道兄所言,吾二兄弟方知人外有人,天外有天,吾二兄弟愿拜道人为师。还请收纳。道人曰:吾道家太乙玄门以心法为要,今见螳螂三十六手,可以说手以研究。但内功法门汝所不知,今将到家太乙玄门六部内功心法传于二兄,如日后修练得法,不要妄传于人,拳术及杀人之术,与交手汝不伤人,人即伤汝。因不可轻泄于人,切记。

吾传汝法术。汝应拜吾、敬吾、求吾、尊吾。汝拜吾何?拜吾传汝其术,汝敬吾何?敬吾技在汝之上,汝求吾何?求吾尽心授之于汝。汝尊吾何?尊吾身怀其术,吾把心法完全授之于汝。汝之身体胜吾强壮,魄力胜吾雄厚。加以拳法决窍,必青出于蓝而胜于蓝。拳非小技,乃通大道法门。如汝二兄弟日后修练得法,授徒时要遵守吾玄门之规,先察彼心而后授之。此技君子得之可固体,小人得之可轻命。何不慎之?如授心凶险恶之人则更坏矣,固吾道家太乙玄门收徒不善孝者,心凶险恶者不传。汝兄弟二人日后修练得法,与人交手必要忍让一步,拳无善动。如遇君子可取其长而悟已短。如遇小人,出手轻他则不知,传汝拳功不精,出手重难以承受,引其愤怒之心不好收场,习武之人必要以此醒悟。

候福曰:今吾兄弟二人,拜道人为师还不知吾师尊姓何称?道人曰:吾自幼随师入道,师赐号“火龙子”此号以随吾一甲子。本门收徒所传乃钟吕大道,习武一事乃道家末学,今传汝兄弟二人太乙玄门内功心法,汝看后必得心知。日后勤加修练,得法相于身觉,达五梢棚园,汇三花聚鼎,转八卦通融,分四相往来,返两仪相汇,固太极一处。

在化无极,更为道家巅倒巅法门,倒本寻源。从心知达身觉为修,从身觉反心明,方为得道。修练达此境界习武乃举手投足之事。

二兄弟回乡。研悟修练数年之久,得法相于身觉。觉知螳螂钩手气难达梢顶。断气不通难求五梢圆通。固将螳螂钩手化为无形光板手相,似掌非掌,融于自然,因觉知手聚于形变化迟滞,体聚子形腾展不合,以聚展求变化,远不如一气贯通。固将螳螂三十六手击术手法钩搂挂化为吞吐连随。融汇于太乙玄门内功心法以气贴力。得法“气贴”随封即打。光板螳螂拳即由无形光板手相一气贯通而得名。因取于道家太乙玄门内功心法,又曰:玄门螳螂拳。

此乃二祖问道于石佛寺,开创光板螳螂门,又曰:玄门螳螂拳之秘。至今本门授徒拜祖,堂上祖师乃“候氏二兄弟”。

二、螳螂拳的主要流派

分北派螳螂与南派螳螂。北派螳螂相传为明末清初山东即墨县人王朗所创。他比武失败后,看到螳螂捕蝉的灵巧激烈情况,有所启发,便捕捉螳螂,观察其运用两个前臂的搏斗方法和技巧,从而创造了勾、搂、采、挂、刁、缠、劈、滑等多种武术手法,成为别具一格的北派螳螂拳。

南派螳螂又名周家螳螂拳,据传是清代广东人周亚南创始的,其技术和理论与山东传的北派螳螂完全不同,而与南拳各派技术却极相似。

上述南北两派螳螂拳外,在北派螳螂的基础上又经多年传习或与其他拳法混合,还有通臂螳螂拳、摔手螳螂拳、光板螳螂拳、八步螳螂拳等产生。

螳螂拳主要流传于山东胶东各地。主要流派有“太极”、“七星”、“梅花”、“六合”四大派。七星螳螂拳和梅花螳螂拳在动作的组合结构上更为相近。这两种螳螂拳的许多套路名称,动作组合,攻防办法等方面都大同小异。

三、光板螳螂拳之手法

螳螂拳术语曰:螳螂手,即称手,手上一定要有功法。光板螳螂出手要以手带肘,以肘领肩,为顺式手法。以鼎贯背,以背分肩,以肩催肘,为荡鼎贯力法门。手无定行似掌非掌,曲指为拳,展指为手,勾腕为里肘,曲臂为有臂肘,提臂微曲曰:棚手。腕内缠为挂领,腕外转为采化,总之手之劲是由手、腕、肘、肩、背、鼎而来。

外行以手至肩,内劲以鼎至手,灵活劲力缺一不为圆满。若达圆满内功必须达五梢棚圆,手手可气贴彼劲,得法“气贴”。所应之处能查彼之千变万化,无不应灵者曰:手法圆满,方为上乘手法。

光板螳螂十六字诀:劈挑拥推,圈滚棚按,钩采牵放,吞吐连随。

“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,可以联系本站!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!